西柏坡,这个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小山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如今,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既能感受到党性的"刚"——严守纪律的"生命线",也能体会到党性的"柔"——激活干事的"动力源"。
一、严守纪律"生命线":党性的"刚"性力量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西柏坡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全国胜利,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特别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警醒。
在西柏坡党性教育中,学员们通过参观中共中央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聆听专题党课,深刻体会到纪律的极端重要性。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制定了严格的财经纪律、群众纪律和军事纪律,确保革命事业顺利推进。例如,解放军进城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种纪律的刚性约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
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员干部更要以西柏坡精神为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思想防线,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情景教学、案例剖析等方式,让学员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深刻认识纪律的"生命线"作用。
二、激活干事"动力源":党性的"柔"性智慧
党性不仅体现在纪律的刚性约束上,也体现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上。西柏坡时期,尽管条件艰苦,但党的领导人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毛泽东同志曾风趣地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正是党性"柔"的体现。
在西柏坡党性教育中,学员们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感悟到党性的另一层内涵——激励与关怀。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在严明纪律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干部培养和群众动员,通过土地改革、整风运动等方式激发军民积极性。这种刚柔并济的领导艺术,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既要严守纪律底线,又要敢于担当作为。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互动研讨、红色拓展等教学形式,帮助学员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内生动力,真正做到"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
三、传承西柏坡精神,锤炼新时代党性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两个务必"的忧患意识和"赶考"精神的进取态度。在西柏坡党性教育中,学员们不仅学习历史,更思考如何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必须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既要严守纪律"生命线",确保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又要激活干事"动力源",保持昂扬斗志、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正以其独特的历史资源和教育模式,帮助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能力。走进西柏坡,我们既能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也能汲取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严守纪律,方能行稳致远;激活动力,才能开拓新局。让我们从西柏坡出发,以刚柔并济的党性修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