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西柏坡犹如一座永恒的警钟,时刻提醒着全党同志保持清醒头脑。作为"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它以"两个务必"的谆谆教诲,为新时代党员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镜,让警钟长鸣,从革命先辈的清醒自觉中汲取力量,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西柏坡的警世箴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1949年3月,在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振聋发聩的告诫:"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深远的战略眼光。
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复原历史场景、展示珍贵文物等方式,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关键历史时刻。在这里,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越是接近胜利,越要保持清醒;越是执掌政权,越要警惕风险。这种历史启示对今天的党员干部而言,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以史为鉴:从"两个务必"看防腐拒变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即将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毛泽东同志敏锐地预见到:"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这番话语至今读来仍令人警醒。
在党员教育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谦虚谨慎是防腐的第一道防线,骄傲自满必然导致思想滑坡;
艰苦奋斗是拒变的重要法宝,奢靡享乐必然滋生腐败温床;
自我革命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期都不能放松纪律要求。
三、警钟长鸣: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新时代的党性教育必须突出警示作用。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创新教育方式,通过:
情景教学再现历史抉择
案例剖析揭示腐化轨迹
互动体验强化纪律意识
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教育中深刻体会: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不断锤炼的;纪律不是束之高阁的条文,而是必须时刻绷紧的弦。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不想腐"的自觉深入人心。
西柏坡前敲警钟:以史为鉴守初心,警钟长鸣淬党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柏坡的"赶考"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党员干部要:
常怀"赶考"之心,始终保持政治清醒
常思"两个务必",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常敲"警世之钟",筑牢思想防线
要把每一次到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的学习都当作一次政治体检,把"两个务必"的要求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让党性在严格的政治生活中得到锤炼,让初心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结语:让警钟永远在西柏坡回响
西柏坡的警钟穿越时空,至今仍在每个共产党人心中回荡。它提醒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史为鉴,以"两个务必"为镜,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作者: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