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淬炼信仰,红色沃土滋养初心。为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锻造过硬作风能力,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院组织骨干党员教师远赴革命圣地,在西柏坡干部学院开启4天的“追寻赶考路 赋能新时代”专题培训。教学点贯穿历史荣光与现代使命——西柏坡、正定、雄安新区,以沉浸式西柏坡党员红色教育铸魂,赋能人工智能教育先锋力量。
踏入西柏坡干部学院,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在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学员们身临其境感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磅礴伟力。面对土墙泥屋、简陋陈设,深刻体会“两个务必”的警钟长鸣——“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西柏坡党员红色教育课堂中,大家围绕“赶考”精神的永恒价值展开热烈讨论: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如何永葆政治本色,在科技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答案在历史回响中愈发清晰:唯有常怀“赶考”之心,方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循着领袖足迹,学员们来到正定古城。在塔元庄村,学员们惊叹于乡村振兴的“蝶变密码”,深刻理解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在总书记曾工作过的知青点,简陋的居所、斑驳的农具,无声讲述着“自找苦吃”的为民情怀与务实作风。此行让科技教育工作者们明白:无论技术如何飞跃,俯身向下、扎根实践的求实作风,始终是破解教育难题、服务国家需求的根本路径。
时代命题的接力棒传递至雄安新区。在这座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学员们走进雄安规划展示中心,近距离感受“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国家战略宏图。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数字孪生城市……雄安实践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一位从事智能教育研究的党员教师感叹:“雄安模式深刻启示我们,发展前沿科技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作风能力提升最终要落脚于推动科技报国的扎实行动。”
从西柏坡的“进京赶考”起点,到正定的初心萌发之地,再到雄安的未来创新之城,这条培训路线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长征”。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院的党员教师们带着“两个务必”的历史箴言、为民造福的初心印记、科技报国的时代召唤满载而归。西柏坡干部学院以其深厚的红色底蕴与精准的教学设计,为这场灵魂洗礼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越是高歌猛进,党性越要坚如磐石。本次西柏坡党员红色教育专题培训,不仅是作风能力的淬火熔炉,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赋能。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的浪潮中,华师人工智能教育学院的党员先锋们必将以此次“西柏坡充电”为动力,将红色基因融入科研血脉,以更纯粹的党性、更扎实的作风、更过硬的能力,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赶考”路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
西柏坡干部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