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教育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故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1-03 08:41:06 浏览量:290

    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多年来,每当说起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日子,西柏坡的老百姓都有深深的印象。

    中央大院前面是一片苇塘,夏天和秋季里,青蛙极多。此地有一种虎纹蛙,个头肥大,浑身披满灰灰黄黄的老虎纹,虎头虎脑,嗓门奇高,整夜整夜“嘎嘎咕咕”地聒叫,影响大院办公和休息。
警卫人员请求铲除苇塘或捕捞青蛙。毛泽东说,使不得,使不得,青蛙是益虫,老乡们已经听惯了。这片苇塘里的千百只壮硕的青蛙,兀自尽兴尽情地呼喊了一个夏天和半个秋天,直到寒露即降,老天爷才让它们闭上嘴巴。
     9月的一个傍晚,毛泽东偶然到村外散步。村民阎汝魁在自家稻地埂上割黄豆,割完后用扁担挑着,沿稻田小路回家,正好与一个高高大大的人走了一个顶头。
     小路又窄又滑,无处躲闪。阎汝魁正要回身,只见那个大个子抢先向左猛跳一步,跳到稻地里的一个树墩上,为他让路。阎汝魁愣在那里,不知如何为好。大个子摆摆手:“老乡,你挑得重,不要站着了,快走吧。”
     当时的阎汝魁,并未意识到这个人就是毛泽东。但他记住了一个大个子和他的相貌,还有他说话的口音。几年后,西柏坡的秘密公开,当看到毛泽东的照片时,他一眼便认出来了,顿时感慨万千。
     村里还流传着一个“马啃树皮”的故事。那是土地工作会议期间,不少代表住在外村,只能骑马而来。开会的时候,就把马拴在会场南面的一片小树林里。由于喂养不周,战马饥饿,啃咬了不少树皮,白森森的,像骨头。
     第二年春天,一些柳树和杨树没有发芽。看到这些,刘少奇非常不安和愧疚,便责成行政处逐户调查赔偿。可乡亲们都不同意,树死了可以重栽,有什么要紧,这点小事算什么?咱们同住一个村,这样做就显得太见外了。但刘少奇仍然坚持赔偿。于是,有的赔了钱,有的赔了米。村民王树声绷着脸,什么也不要,行政处就硬是往他家送了两把椅子。小村人的心热乎乎的。
     的确,当时的绝大多数村民,根本没有意识到竟然是中共的首脑机关。不过,他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这群人异乎寻常的地方,他们待人和气,满脸带笑。他们的军装,莫名其妙的熟悉和亲切。于是,村民们便感觉到一种特殊的踏实和安宁。他们便经常拥围在路边,远远地观望着战马进进出出,猜想着行人官大官小。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心立足于革命圣地西柏坡,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面对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订制关于西柏坡红色教育系列培训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去感染每一位学员,使其在切身的实际活动中领悟西柏坡精神,从而使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故事-红色教育-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