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教育

淮海战役的由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1-10 03:43:00 浏览量:596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战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军作战思想作出相应调整的情况下,实施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在淮海战役的筹划、组织、实施全过程中,给予了悉心的全局性指导。最终夺取了淮海战役这一战略决战的胜利。

     1948年秋,当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的时候,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放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兵力增长,一线的机动兵力优于国民党军;老解放区经过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可提供的战争资源也明显增加,后方稳定。
      在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军夺取战争胜利已经指日可待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决定于 1948年 9月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首次提出解放战争“五年胜利”的任务,并明确完成这个战略任务的关键是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为此,九月会议对解放战争第三年的军事工作作出了基本部署,在新的战争形势下我军打歼灭战的作战思想已经有所调整,即明显扩大了打歼灭战的规模。
     1948年 9月 16日,华野发起济南战役。这是在敌人可能以重兵集团增援济南的情况下,我军对敌人重兵守备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实施大规模攻坚和打援同时并举的一次战役,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组织和协调下,通过中野的积极策应,由华野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共同实施的。
     为了争取“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在新形势下对我军作战思想已经作出了相应调整,毛泽东制定了“真攻城、真打援”的济南战役方针。
     由于华野部队确立了“敢于同敌人强大兵团作战,敢于攻击敌人重兵据守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作战思想,切实贯彻“真攻城、真打援”的战役方针,并通过攻城与打援的密切配合,全歼守敌 10万余人,成功夺取济南,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迅速打破了蒋介石集团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体系。
     由于济南战役期间,位于徐州方向的几个国民党军机动兵团未敢积极增援济南,使华野组织的强大打援集团未能实现预定的歼敌计划,所以济南战役总指挥粟裕在济南战役胜利后,为了歼灭徐州附近的国民党军机动兵团,就考虑在苏北和淮海地区组织一次战役行动,实现大量歼敌的作战目标。
     为此,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的9月24日晨,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就致电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明确提出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毛泽东在接到粟裕的建议后,以中央军委名义于9月25日两次复电,深入了解组织这次战役的相关情况。同日下午,刘伯承、陈毅、李达致电中央军委并粟裕,明确表示同意在解放济南后发起淮海战役。毛泽东在全面了解情况和研究各方面意见后,于当晚明确指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这就是淮海战役的由来,也是其后来发展为战略决战的运筹起点。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淮海战役的由来-红色教育-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