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教育

“民族的号筒”:《晋察冀日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6-29 10:07:12 浏览量:49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即便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仅晋察冀根据地所办的报刊就有几百种。报纸有《晋察冀日报》(前身为《抗敌报》)《子弟兵报》《冀中导报》等,期刊有《晋察冀画报》《战线》《抗战生活》等。

      这些报刊成为时代号角,凝聚起千百万民众的抗战信心,鼓舞了千百万民众的抗战热情。其中办报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就是《晋察冀日报》那么,在敌后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晋察冀日报》是怎样出版的呢?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是《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县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刊,最初为石印,三日刊,社长由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兼任。1938年4月,《抗敌报》转为晋察冀省委的机关报,邓拓任报社社长,主持报社工作。1938年8月16日,报纸改为铅印,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改为《晋察冀日报》,为日刊。报纸的内容以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通讯、社论、诗歌、漫画等为主,并创办了副刊《老百姓》。所刊载的文章大多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成为根据地军民了解八路军抗战和根据地政策的主要渠道,也是边区党政军民对敌作战的重要宣传武器。到1948年6月14日终刊(与其他报纸合并为《人民日报》),在十余年的办报时间里出版2845期,发行量从最初的1500份扩大到几万份,最多时达5.5万份。

      在《晋察冀日报》办刊过程中,留下了很多传奇故事,最有名的是“八匹骡子办报”“七进七出铧子尖”。

      为适应游击办报的需要,报社人员尽量减轻设备的重量以便于转移,比如排字工人把铅字缩小,把笨重的字架改成可装卸的轻便字架,把笨重的石印机改成用枣木制成的结实轻便的木制机。邓拓还要求编辑和记者写文章都限定在3000字以内,以减少字盘重量。同时,邓拓还用特制木箱装字盘,装好就能搬走,架起就能捡字。因为报社的全部设备拆装方便,敌人来时,拆完装入箱子搬到骡背上就走。等到了安全环境,立即卸下设备,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工。全部设备用八匹骡子就可带走,非常适合当时的游击环境,因此就有了“八匹骡子办报纸,三千字内著文章”的说法,可谓是中外新闻史上的奇迹。

      铧子尖是河北省平山县滚龙沟南山深谷中的一个小山村,1940年冬到1942年春,晋察冀日报社曾长期在滚龙沟一带驻扎。1941年8月22日,日伪军7万多人“扫荡”晋察冀边区,2000余敌人合围滚龙沟一带。当时,报社为了赶印当天的报纸,行动迟了一步,来不及转移设备,于是,他们把设备埋藏在铧子尖,报社人员则与当地群众、民兵、游击队一起与敌人周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勇敢机智地“七进七出铧子尖”,反复七次挖出设备工作,埋好设备转移,硬是在敌人“扫荡”的25天时间里出了23期报纸,对稳定根据地民心军心、鼓舞军民抗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晋察冀日报记者
      为了出版和发行好《晋察冀日报》,抗战期间有34位报社工作人员在与日军战斗中牺牲,还有多人在发送报纸途中献出了生命。《晋察冀日报》和晋察冀根据地一起发展壮大,它不但见证和记录了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发展、壮大,而且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创举和榜样,被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誉为“民族的号筒”。
      燕赵大地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无数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故事在红色大地上代代相传,他们的精神在历史长河里永放光芒。
      西柏坡红色高地干部学院立足燕赵红色沃土,整合河北优质红色文化资源,面对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订制系列培训课程。让每一位学员铭记历史、保持本色、让正能量充盈于胸;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居安思危、知危图进;以红色历史为镜鉴,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甘于牺牲奉献,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改革创新。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民族的号筒”:《晋察冀日报》-红色教育-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西柏坡党史党建教育-石家庄红色高地教育科技中心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