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四月,某医院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及职工代表,赴河北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遗址、雄安新区及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砥砺医者担当”主题教育培训。通过沉浸式学习,职工们在革命圣地汲取精神力量,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医疗卫生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一、红色课堂的“四重洗礼”
西柏坡党建培训:重温“赶考”精神
西柏坡培训基地的专题党课上,学员们系统学习了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历史,深刻领会“两个务必”的核心内涵。参观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时,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再现了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的清醒与坚定。医院党委书记在五大书记铜像前强调:“我们要以‘西柏坡精神’为镜,答好新时代医疗服务的‘民生考卷’。”
冉庄地道战遗址:感悟人民智慧
在冉庄,职工们钻入蜿蜒的地道,触摸抗战时期的射击孔、陷阱机关,聆听老民兵后代讲述“全民抗战”的故事。护理部主任感慨:“医疗工作也要发扬这种‘因地制宜、群策群力’的智慧,优化服务流程,守护患者安全。”
雄安新区:对标时代使命
雄安规划展示馆内,“未来之城”的蓝图让学员们震撼。结合医院正在推进的智慧医疗建设,信息科职工表示:“科技赋能医疗,我们也要以创新思维破解看病难题。”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传承红色韧性
雁翎队“芦荡火种”的事迹,让职工们联想到抗疫期间的坚守。一名援鄂护士动情地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坚韧不拔的意志都是胜利的关键。”
二、从“触动”到“行动”
“西柏坡精神照亮职业信仰”
青年党员医生在心得中写道:“‘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提醒我,面对患者时更要戒骄戒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激励我在科研攻关中迎难而上。”西柏坡培训基地的互动教学,让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标尺。
“红色教育赋能团队凝聚力”
在冉庄的拓展活动中,职工们分组完成“支前送粮”任务,急诊科团队率先抵达终点。科长总结:“就像战时协作一样,抢救生命也需要无缝配合。”
“雄安速度启发服务升级”
参训后,医院门诊部迅速推出“半小时响应机制”,将患者投诉处理效率提升40%,这正是雄安“一张蓝图干到底”理念的实践延伸。
三、结语:红色基因融入医者血脉
此次西柏坡培训通过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等平台的深度研学,实现了“历史与现实对话、党建与业务融合”。职工们将“人民至上”的西柏坡精神带回医院,转化为改善医疗服务、攻坚疑难病症的实际行动。正如院长在结业仪式上所说:“红色教育不是终点,而是提升医疗质量的起点——我们的‘赶考’永远在路上。”(作者: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任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