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西柏坡:从“赶考”精神到新时代廉政教育
西柏坡,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出发地,也是“两个务必”精神的诞生地。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全党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今天,西柏坡干部学院依托这一红色沃土,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廉政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党性教育体系,让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以史为鉴:西柏坡精神的廉政启示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面对胜利的曙光,党中央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明纪律、厉行节约,为新中国廉政建设树立了典范。
“六条规定”的纪律传承: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等六条规定,体现了党对廉洁自律的高度自觉。这些纪律要求至今仍对党员干部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两个务必”精神依然是抵御腐败、防止蜕化的有力武器。西柏坡干部学院通过情景教学、案例研讨等方式,引导学员深刻领会“赶考”精神的现实意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赋能当下:廉政教育的创新实践
西柏坡干部学院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创新教学模式,让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沉浸式教学:学员走进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在历史场景中感悟“进京赶考”的深远意义。
案例警示课堂:结合近年来反腐败斗争典型案例,剖析廉政风险点,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互动研讨交流:围绕“如何在新征程上保持‘赶考’清醒”展开讨论,激励党员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结语:永葆“赶考”初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西柏坡不仅是一段光辉历史的见证,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洗礼。在这里,党员干部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在廉政教育的淬炼中坚定信念,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答好新时代的“廉政答卷”。
走进西柏坡,感悟历史;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