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燕赵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燕赵

西柏坡的土坯房里寻找答案:党员教育如何 破解"精神缺钙"难题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4-29 15:08:49 浏览量:11

西柏坡党员教育

西柏坡的土坯房不会说话,但斑驳的墙面上却镌刻着永恒的精神密码。当76年前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穿越时空,成为新时代党员教育的“营养基”。如今,面对“精神缺钙”导致的理想信念滑坡、担当意识弱化等问题,西柏坡党员教育正以独特方式回答着百年大党的永恒命题——如何唤醒党员的“生命自觉”?

西柏坡党员教育

当前西柏坡党员教育面临三大现实痛点:有些年轻党员坦言对党史细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传统说教模式使党性教育“入耳难入心”;基层干部反映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土坯房恰似“解码器”:当学员亲手触摸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木质桌椅,观看多媒体还原的“进京赶考”场景,抽象的理论变得可触可感。这种沉浸式教育模式使西柏坡党员教育参与度大大提升,印证了具象化传播对党性养成的增效作用。

西柏坡党员教育打造的教育体系,为破解“精神缺钙提供了系统方案:一次精神溯源--深度解读“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一场情景党课--通过角色扮演重现“九月会议”决策场景;一堂实践教学--在北庄扶贫车间践行群众路线。这种历史现场的驱动模式,使党员教育转化率跨越式提升,生动诠释了“西柏坡党员教育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奔腾不息的江河”。

在中共中央旧址的油灯旁,党员干部与历史展开跨时空对话:对照1949年提出的“不做寿、不送礼”等六项规定,检视“四风”问题新表现;从“三大战役”的指挥艺术中提炼攻坚克难方法论;让学员“走进”七届二中全会现场,感受历史现场的压力与担当。这种教育使参训者表示“找到了精神补钙的源头活水”,印证了西柏坡党员教育的时代生命力。正如西柏坡纪念馆馆长所言:“我们不是在复刻历史,而是在创造历史——让红色基因成为党员永不褪色的精神胎记。”

土坯房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启蒙者。当“精神缺钙”的警报拉响,西柏坡党员教育给出的答案清晰而坚定:让党员教育回归历史现场,在触摸历史肌理中培育信仰之魂,在对话时代命题中强健精神之骨。这或许正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核心算法”。


更多红色文化,创新教育形式,革命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等系列培训:http://www.hongsegaodi.com/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