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畔,一片承载着新中国诞生前夜风云激荡的土地——西柏坡,以其厚重历史滋养着一座精神殿堂: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这里,不仅是历史的坐标,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淬炼党性、汲取力量的熔炉。学院精心打造的“大思政课”,依托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将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升华为触及灵魂的信仰之旅。
走进学院,时间仿佛回溯到1948-1949年那段决定中国命运的岁月。西柏坡作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其历史分量举世无双:
运筹帷幄定乾坤: 简陋的中央军委作战室,见证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胜千里。学员们置身其间,触摸斑驳的电报机,仿佛听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号角,深刻理解“战略思维”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制胜密码。
“两个务必”警钟长鸣: 在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前,毛泽东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著名论断穿越时空,震耳发聩。这是对执政初心的深刻警示,更是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每一堂课的基石。
“进京赶考”的永恒命题: 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象征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这“赶考”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永葆“答卷”的清醒与坚定。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深挖这些历史富矿,构建了极具特色的“大思政课”教育体系:
沉浸式现场教学: 在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领袖故居等实景中授课,历史细节触手可及。学员们脚踏黄土地,聆听讲解,历史不再是书本文字,而是可感可悟的鲜活存在。
深度参与互动体验: 组织重走赶考路情境模拟、战地电台操作体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让学员在角色代入中深化理解。一位学员在体验后感叹:“亲手拍发一份‘作战电报’,才真正体会到当年指挥者的压力与智慧,对‘两个务必’的理解从未如此深刻!”
史论结合专题研讨: 围绕“西柏坡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两个务必’的当代价值”、“新时代的赶考精神”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引导学员将历史经验与当下挑战紧密结合,思考如何答好新时代考卷。
这堂扎根红色沃土的大思政课,其核心教育意义在于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注入历久弥新的精神动能:
熔铸理想信念之魂: 从党中央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中,汲取坚定信仰的力量,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厚植为民宗旨之根: 感悟西柏坡时期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实践,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绷紧纪律作风之弦: “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是抵御糖衣炮弹、永葆政治本色的锐利武器。通过教育,引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严守纪律底线,弘扬优良作风。
激发担当作为之志: 传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和“赶考”精神,激励干部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姿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西柏坡的土坯房、油灯、地图,早已成为共产党人精神图谱中永恒的象征。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正是这精神薪火的守护者与传递者。通过一堂又一堂震撼心灵的大思政课,通过深入人心的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学院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磅礴力量。它告诫每一位学员:唯有铭记“两个务必”,永怀“赶考”之心,方能不负历史、不负人民,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交出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