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骨干师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时代的思考,走进闻名遐迩的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开启为期五天的“革命传统与国情教育”深度研修之旅。在党中央“进京赶考”的出发之地,新一代传媒人触摸历史脉搏,汲取信仰力量。
本次研修班依托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深厚的红色资源与成熟的培训体系,课程设计精准聚焦新闻传播专业学子的思想锻造与国情认知需求。学员们踏入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在七届二中全会简陋的会场里,触摸“两个务必”的历史温度;在毛泽东同志旧居的油灯下,体味运筹帷幄的艰辛卓绝。一幕幕场景、一件件实物,使抽象的党史化为具象的精神图谱。在西柏坡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聆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专题报告,深刻理解“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依靠群众”的精神内核如何穿越时空,成为新时代传媒人不可或缺的职业底色。
“纸上得来终觉浅”,国情认知更需脚步丈量。学员们深入西柏坡镇北庄村,聆听这个《团结就是力量》歌曲诞生地的奋斗故事,感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革命老区的生动实践;走进正定县塔元庄村,亲眼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如何一步步变为富裕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师生们带着采访本与镜头,记录下基层的鲜活脉动,将国情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广袤大地。“当我在老乡家里,听他们细数村子的变化,那些在课本上读到的政策,一下子有了温度与质感。”参与调研的学生记者深有感触。
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核心,始终指向精神的传承与使命的唤醒。在“重走赶考路”主题活动中,师生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徒步前行,重温“进京赶考”的警醒与自觉。一场围绕“新时代传媒人的‘赶考’精神”展开的激烈研讨在培训学院内进行——身处信息爆炸、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如何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全球传播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西柏坡精神如明灯,照亮了暨大新闻学子对职业价值与时代担当的思考之路。学院党委副书记表示:“在西柏坡,我们不仅学习历史,更是在寻找新闻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永恒答案。这堂国情课,是信仰的再淬炼,是初心的再校准。”
西柏坡的黄土墙、青石路,无言诉说着峥嵘岁月;而新一代暨南新闻人从这里带走的,是沉甸甸的精神行囊。当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血脉,当家国情怀照亮新闻理想,他们将更有力量执起时代之笔,在风云激荡的传播场域中,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此次在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深度研修,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更吹响了暨大新闻人新时代“赶考”征程的嘹亮号角。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