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平山县的青山绿水间,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如同一座精神灯塔,用红色基因照亮新时代干部的成长之路。作为全国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学院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为宗旨,将革命传统教育转化为提升干部问题解决能力的实战课堂,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干部培训:历史智慧照进现实课堂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转折点,这里孕育了“两个务必”“赶考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依托这一独特资源,将干部培训深度融入课程设计。学员们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重温“进京赶考”的初心,在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观摩三大战役电报指挥场景,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用一封电报决胜千里”的战略智慧。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学员深刻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以及“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关键问题”的实践逻辑。
学院创新开发的“历史情境模拟课”,将土地改革、统一战线等历史经验转化为现代治理案例。例如,通过模拟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过程,学员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化解基层矛盾,这种“以史为镜”的教学模式,使85%的参训干部反馈“决策思维得到系统性提升”。
实践熔炉:从革命故地到问题现场
学院坚持“课堂在田野、答卷在一线”的教学理念,构建起“理论研学+实践攻坚”的双轨培养体系。在滹沱河畔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学员们带着“产业振兴”课题深入田间,与村民共同剖析土地流转、电商助农等现实问题。通过对比西柏坡时期“耕者有其田”政策与现代农村改革,学员们总结出“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型,帮助3个村庄实现集体经济增收超200%。
针对城市治理难题,学院设计“红色治理工作坊”,将北平和平解放中的城市接管经验转化为旧城改造、社区治理方案。某期学员借鉴“保护文化遗存、发动群众参与”的历史智慧,成功推动某历史街区改造项目落地,化解了持续5年的拆迁僵局。这种“从历史找方法、向实践要答案”的培养模式,使参训干部的问题解决效率平均提升40%。
知行合一:锻造新时代“赶考”本领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最显著的教育特色,在于打通“历史经验—理论认知—实践应用”的转化链条。在“战略沙盘推演”课程中,三大战役的军事谋略被解构为现代产业布局、危机管理等12个决策模块。某开发区团队运用“集中优势兵力”思维,精准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使招商项目落地周期缩短60%。
学院独创的“问题树分析法”,要求学员将现实挑战与党史案例对照研究。面对基层信访难题,学员们从西柏坡时期“开门纳谏”的做法中获得启示,创新建立“民情茶馆”“云端调解室”等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2%。这些实践成果印证:干部培训不仅是精神洗礼,更是破解现实问题的“金钥匙”。
结语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以干部培训为纽带,架起了历史智慧与现代治理的桥梁。当学员们带着“七届二中全会”的启示回到工作岗位,他们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更掌握了“从历史长河中打捞解决方案”的实战能力。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这种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正成为干部提升治理能力的“西柏坡方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输送着兼具历史眼光与实践本领的先锋力量。
作者: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