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燕赵 当前位置:首页>>红色燕赵

锤炼坚强党性 永葆奋斗之姿:西柏坡红色教育的目标定位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16 08:45:41 浏览量:32

西柏坡干部学院,西柏坡红色教育

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西柏坡,这个看似寻常的小山村,却在历史长卷中镌刻下非凡印记。1949年3月,春寒料峭中,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简陋的会场内,土墙泥地,煤油灯下,毛泽东同志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向全党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著名告诫。会议更以“六条规定”为即将走向全国执政的共产党人立下铁规,成为党自我革命传统的光辉起点。西柏坡,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精神原点,其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正是在这片精神沃土之上,西柏坡干部学院应运而生。学院绝非普通课堂,它依托无可替代的革命旧址,构建起“沉浸式”教学体系。学员们踏访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领袖旧居,一桌一椅、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分量。在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原址前,在描绘新中国蓝图的简陋会议室里,历史场景的强烈代入感,让崇高信仰与严明纪律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触的精神洗礼。西柏坡红色教育的精髓,正体现在这种将历史现场转化为鲜活教材的独特方式中,使党性教育直抵心灵深处。

锤炼坚强党性,是西柏坡干部学院一以贯之的核心使命。培训深挖“两个务必”的时代内涵,引导干部在新时代征程中,面对成就与挑战,始终警惕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最好的教科书。西柏坡时期,党在即将迎来胜利之际,却以空前力度自我约束、自我警醒,这份清醒与自觉,正是今天干部面对复杂环境、抵制各种诱惑最强大的精神盾牌。党员教育在这里找到了最厚重的历史根基,每一次对西柏坡精神的重温,都是对初心使命的再叩问,对党性原则的再淬炼。

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更在于其昂扬的永葆奋斗之姿。彼时,党中央在此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份敢于斗争、善于胜利,敢于擘画、勇于实践的奋斗豪情,是西柏坡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动能。西柏坡红色教育着力激发学员这种不懈奋斗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深入研讨党的奋斗史,特别是西柏坡时期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勇气,引导学员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呼唤着每一位党员在新征程上,面对改革深水区、发展硬骨头,必须拿出当年“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韧劲,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永葆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昂扬锐气。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关乎党的生命力与战斗力。西柏坡干部学院作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重要阵地,其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它通过独特的场景教学、深刻的历史体悟、严格的精神淬炼,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西柏坡这个精神磁场中,真正实现思想的升华、党性的锤炼和奋斗意志的激发。走进西柏坡,就是走进一部立体的党史教科书;接受西柏坡精神的洗礼,就是接受一次深刻的精神“补钙”和灵魂净化。

时代变迁,但“赶考”远未结束。西柏坡干部学院始终高擎信仰火炬,以“两个务必”的永恒警醒砥砺坚强党性,用西柏坡攻坚克难的奋斗基因点燃前行引擎。当每一位学员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凝望那盏油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此刻无比清晰——唯有永葆对初心的敬畏、对使命的担当、对奋斗的执着,方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续写无愧于历史与人民的崭新答卷。

西柏坡干部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