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车轮,正行进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我们再次站在了一个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考场”前。回首来路,西柏坡的谆谆告诫言犹在耳,“赶考”的精神历久弥新。面对波澜壮阔的“十五五”新征程,组工干部作为党的组织路线的忠实执行者,更应率先汲取西柏坡红色教育的丰厚滋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这场新时代的“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一、涵养“忠诚印寸心”的政治品格,在固本培元中把稳思想之舵。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组工干部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在“十五五”时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拥有无比坚定的政治灵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夯实理论武装,筑牢忠诚根基。前往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红色殿堂,在历史的回响中深刻感悟“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深刻领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要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终身课题,学深悟透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将其转化为锐利的政治慧眼和强大的政治定力,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为奔赴“十五五”征程奠定最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砥砺“择天下英才”的使命担当,在选贤任能中建强攻坚铁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十五五”蓝图能否化为现实,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德才兼备、担当实干的骨干队伍。组工干部手握“标尺”,必须严把选任导向,锻造骨干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把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衡量干部的首要标准。要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在重大任务、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那些在“十五五”攻坚战中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干将”“闯将”发现出来、使用起来。要以西柏坡红色教育中蕴含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激励干部队伍,打造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先锋力量。

三、激发“聚四方之智”的格局视野,在招才引智中激活发展动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十五五”时期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五年,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组工干部必须具有求贤若渴的紧迫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全力集聚优质人才,赋能发展引擎。要紧紧围绕“十五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前沿领域,绘制“人才地图”,实施精准引才。要学习当年西柏坡汇聚天下英才共商国是的宏大气魄,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流人才生态。要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各类人才成为驱动“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劲“引擎”。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组工干部当时刻铭记“赶考”告诫,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到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中淬炼党性、提升本领。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夯实理论武装上走在前,在严把选任导向上显担当,在集聚优质人才上求突破,为伟大征程提供最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组工新篇!
(作者: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