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深化“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锤炼过硬作风、展现时代风貌,九三学社济宁市委员会精心组织社市委会委员、部分基层组织负责人及青年骨干社员,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在西柏坡干部学院开展了为期4天的红色教育培训。此次培训以实地探访革命旧址、感悟光荣传统为核心,引导社员们从波澜壮阔的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筑牢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一、 追寻赶考足迹,汲取“两个务必”的永恒力量
培训的首站,也是核心课堂,设在闻名遐迩的西柏坡。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社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所在地。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社员们驻足良久,重温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穿越时空的告诫,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结合“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的要求,社员们深刻认识到,“两个务必”不仅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胜法宝,也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成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九三学社先贤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侵蚀,以严谨务实、谦虚进取的作风,树立九三学社社员的良好形象。西柏坡的“赶考”精神,激励着大家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答好属于参政党的履职答卷。

二、 感悟统战伟力,坚守合作初心
随后,学员们来到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李家庄。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光辉历史。通过参观学习,社员们更加系统地了解了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李家庄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团结奋进、共商国是的峥嵘岁月。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九三学社的初心就是与党同心、爱国为民。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就是要将这种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共同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推向前进。
三、 领略燕赵文脉,增强文化自信
在河北博物院,社员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从慷慨悲歌的燕赵故事,到璀璨辉煌的古代文明,丰富的馆藏文物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熏陶,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自信教育。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通过参观,社员们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认识到作为科技文教工作者汇聚的民主党派,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这激励大家要立足本职,发挥专业优势,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九三人的智慧和力量。

四、 走进魅力正定,体会实干兴邦
培训的最后一站是古城正定。这里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因其是领导人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而承载着特殊意义。学员们追寻领袖足迹,感受正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焕发的勃勃生机,了解其在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正定的发展变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体现了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
这让大家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大家表示,要将这种实干精神带回济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彰显“强作风、树形象”的成效,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此次西柏坡之行,既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也是一次鲜活的政治理论辅导,更是一次凝聚共识、砥砺前行的动员。通过沉浸式学习,社员们思想受到了洗礼,作为参政党的政治性得到了锻炼,作风得到了锤炼。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培训收获转化为强大动力,持续巩固“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成果,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履职成效,展现九三学社的时代担当,为谱写济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