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东麓,滹沱河畔。西柏坡——这片曾孕育新中国曙光的红色热土,今天正以深沉的历史回响与鲜明的时代担当,为“中央八项规定”这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堤坝注入着源源不断的信念之基与实践力量。西柏坡干部学院,正是这座精神堤坝的坚定守护者与建设者,将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深厚底蕴,转化为加固作风防线的磅礴动能。
历史的火炬从未熄灭。七届二中全会上“两个务必”的警钟长鸣,与今日“中央八项规定”的纪律强音,穿越时空激荡共鸣。西柏坡时期的“六条规定”虽简朴,却以“不做寿、不送礼”等具体约束,勾勒出党的自我革命雏形,与新时代八项规定精神内核一脉相承——皆是从严治党、永葆本色的铁律,是党在历史关键节点对自身建设的深刻洞察与强力整肃。
西柏坡干部学院深谙此道,将这份跨越时空的纪律基因,化为鲜活教材。步入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学员们在原址课堂中感受“进京赶考”的历史凝重;面对中央部委旧址,重温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律己奉公的作风典范。当学员们亲手触摸那些简朴的办公用具,历史的细节不再是冰冷的展陈,而成为叩击心灵的警示:“作风建设无小事,任何微小的松懈都可能侵蚀根基。”一位学员在旧址现场教学后感慨:“在这里,‘八项规定’不再抽象,它就是我们党从历史深处走来、必须始终坚守的生命线。”西柏坡红色教育,让历史成为映照现实的明镜。
学院更着力于将历史的启示转化为加固堤坝的实践智慧。其精心设计的“四同”教育(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让干部们真正沉入群众生活,体味“舌尖上的浪费”如何疏离民心,感知基层对清廉务实的深切呼唤。专题教学中,《从“两个务必”到“八项规定”:作风建设的传承与创新》等课程,以史为鉴,深刻剖析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及现实表现。创新性的廉政情景剧教学、沉浸式案例研讨,则让学员在角色代入与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将纪律意识内化为行动自觉。
西柏坡的熔炉效应持续释放。一批批干部在此经历精神洗礼,作风悄然蜕变。一位曾在此参训的领导干部坦言:“西柏坡的经历,像一把无形的尺子,时刻丈量着言行。”许多学员返回岗位后,自觉成为八项规定的坚定执行者与宣传者,以更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姿态投身工作,将西柏坡的红色基因与纪律要求播撒至更广阔天地。
堤坝之固,源于根基之深;作风之清,始于信念之纯。 西柏坡干部学院正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与教育实践,将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深厚内涵,转化为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的磅礴力量。它告示我们:作风建设不仅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站在新时代“赶考”的起点,西柏坡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正以其不朽的红色灵魂,持续淬炼着党员干部的作风之魂。让八项规定的堤坝,在西柏坡精神的滋养下,历久弥坚,永固长存。
西柏坡干部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