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为民情怀:西柏坡党性教育的灵魂底色

西柏坡干部学院,西柏坡红色教育

巍巍太行山麓,滹沱河畔,西柏坡——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赶考”精神与“两个务必”的深邃告诫,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初心坐标与精神灯塔。在这里,西柏坡干部学院卓然而立,不仅是连接历史荣光的桥梁,更肩负着新时代淬炼党员干部坚强党性的神圣使命。它深刻昭示:党性之根基,深植于对人民的赤子情怀之中。

血脉传承:西柏坡为民基因的当代诠释

步入西柏坡,历史并未沉寂。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凝重气息,领袖故居的简朴陈设,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党与人民如何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核心密码,正是这份深沉的“为民”基因。学院依托这些不可复制的历史现场,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将“两个务必”的警钟长鸣与“赶考”的永恒命题,融入学员血脉。在这里,党性教育绝非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触摸历史脉搏、聆听人民心声,让学员真切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厚重分量,在心灵深处刻下为民的永恒烙印。

沉浸淬炼:在红色沃土厚植为民情怀

西柏坡干部学院的独特价值,在于其无可替代的沉浸式教育场域:

现场叩问: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学员仿佛亲历“进京赶考”前的历史抉择,深刻反思“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命题。

故事滋养: 聆听“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拥军模范”平山团等感人肺腑的群众支前故事,在真实的鱼水深情中汲取精神养分。

田野体察: 组织学员深入太行山腹地的乡村农户,感知民生冷暖,倾听最原生态的群众心声,让“为民”情怀在泥土的芬芳中落地生根。

情景思辨: 精心设计“假如我是办事群众”等角色体验活动,在换位思考中反思服务群众的差距与改进方向。

这种身临其境、动心动情的教育模式,使党性教育超越纸面,化为学员灵魂深处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自觉。

初心如磐:为民情怀引领新时代赶考路

西柏坡的“赶考”精神,穿越时空,在新时代被赋予全新内涵。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党性熔炉,其最终指向是锻造知行合一的行动自觉:

知行合一: 引导学员将西柏坡汲取的精神伟力,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行动,让“为民”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实效。

时代担当: 深刻领悟“两个务必”在新时代的警示意义,永葆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在复杂考验中坚守为民初心。

价值坐标: 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校准干事创业的价值原点,确保权力始终用于服务人民福祉。

历史在此沉淀,精神在此传承。西柏坡干部学院以其深厚的红色底蕴与创新的红色教育实践,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场触及灵魂的党性洗礼。它深刻昭示:坚强的党性,源于深沉的人民情怀;伟大的事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当每一位学员带着从西柏坡沃土中汲取的为民信念重新出发,那份融入血脉的赤子情怀,必将成为新时代“赶考”路上最磅礴的力量源泉,指引我们在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事业中,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西柏坡干部学院官网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