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学员面对鲜红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这里是西柏坡干部培训的核心课堂,历史在此刻与使命共振。70多年前,党中央从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征程;70多年后,西柏坡干部学院成为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干部能力的重要熔炉。
“两个务必”回响:筑牢思想防线之本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斑驳的墙壁前,教员讲述着毛泽东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警世箴言。西柏坡干部培训始终将“两个务必”作为核心课程,引导学员在历史现场体悟其穿越时空的重量。当学员触摸毛泽东同志使用过的简陋搪瓷杯,凝视周恩来同志补丁摞补丁的旧睡衣,一种深刻的“赶考”意识油然而生——成就越大,越需警惕糖衣炮弹;职位越高,越应保持清醒头脑。西柏坡干部学院的教学实践深刻表明,思想上的“防火墙”坚固与否,直接关系着政治生命的韧性与纯度。
群众路线寻根:掌握调查研究之钥
西柏坡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如春雷唤醒大地。在土地会议旧址,学员们重走当年工作队深入乡村的小路,通过西柏坡干部培训精心设计的沉浸式课程,模拟如何倾听最真实的民声、识别最尖锐的矛盾。历史启示当下:真正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不在高谈阔论,而在俯身倾听;不在办公室的推演,而在田埂上的脚印。西柏坡干部培训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具象化,锤炼干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精准把脉、开准药方的能力。
斗争精神砺剑:锻造攻坚克难之刃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凭借高超的战略智慧与坚定的斗争精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军委作战室旧址,狭小空间内曾发出408封电报指挥三大战役。西柏坡干部培训在此处设置情景模拟教学,引导学员在复杂信息与紧迫时限的压力下进行战略研判与决策推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密码深藏于电报机的滴答声里——它要求干部既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魄,更需“运筹帷幄之中”的智慧。在西柏坡干部学院的锤炼中,干部们汲取着应对重大风险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历史养分。
“赶考”永远在路上。每一次在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培训,都是一次向着初心的回溯、一次面向未来的淬火。当学员们从这片精神高地重新出发,带走的不仅是西柏坡干部培训的结业证书,更有在历史回响中磨砺出的政治判断力、群众亲和力与实战决断力。
西柏坡的灯火,曾照亮新中国诞生的前夜;西柏坡的精神,也必将持续照亮新时代干部练就过硬本领、答好时代考卷的奋进征程!
西柏坡培训学院 陈老师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